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也是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调蓄湖泊。西洞庭湖地区湿地作为世界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净化池和生态前置库,维系着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历史和现实证明,保护好西洞庭湖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促进洞庭湖区域科学发展,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改善湖区民生、建设新型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
一、西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现状
就地理位置而言,西洞庭湖地区是指常德市(石门县除外)及益阳市部分县市区所在的区域,这里水网湖泊众多,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容量较高。近些年来,各地各级党委政府以建设两型社会和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进一步夯实了该地区生态环境基础。
1.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总体而言,目前西洞庭湖地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区域内主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90%左右,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逐年下降;区域内主要地表水系——沅、澧二水水质稳定保持在Ⅱ—Ⅲ类间,为湖南省四大水系中水质最优;区域内重污染行业比重不大,环境风险较小,多年来未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
2.污染排放强度大幅下降。近年来,西洞庭地区通过采取持续推进治污设施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强化治污设施运行监管、建立循环经济工作推进机制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污染减排成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各年度任务均全面完成,削减率在全省名列前茅。此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05年分别下降92.8%、75.3%,排污强度由全省最高降为全省倒数第三。
3.城市环境管理不断加强。一是加强了城市大气环境保护工作,西洞庭湖地区主要城市——常德市率先提出了建设城市大气保护圈目标,明确以市城区高速公路环线外延1公里为范围、总面积达620平方公里区域为城市大气保护圈,通过采取关闭淘汰落后产能、配套建设治污设施、强化重点排污行业监管、启动机动车环保标识管理、加快淘汰“黄标车”等举措,推进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二是加强了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工作,西洞庭湖地区各市出台了噪声污染管理规范性文件,重点对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商业噪声实施控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是加强了城市生活污染治理工作,以常德市为例,为改善城市水体水质,不仅启动了皇木关污水处理厂及城市污泥处置中心等治污基础设施建设,还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紧密合作,以市城区内柳叶湖、穿紫河为突出重点,探索采用生物技术,有效破解了城市水体污染治理难题。此外,为解决生活垃圾污染问题,西洞庭湖地区还建成了全省首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并对城市周边的垃圾填埋场采取了关闭措施,不仅提高了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而且防范了生活垃圾“二次污染”风险。
4.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显著。一是为改善农村整体面貌,重现“江南水乡”的优美风貌,西洞庭湖地区实施了农村环境集中整治三年行动,地方政府共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约2亿元,基本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四清三基两统一化”总体目标,并逐步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二是为解决农村深层环境污染问题,西洞庭湖地区积极争取中央、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建设项目20个,投入资金约1.38亿元,先后对20个乡镇102个行政村农村环境实施了重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工矿企业污染等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短板”得以弥补,发挥了较好的示范效应。三是为破解养殖污染难题,西洞庭湖地区实施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三年行动,通过出台规范性文件,严格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从严控制了规模畜禽养殖项目审批,并建章立制积极推动禁养区内畜禽养殖企业关闭搬迁;此外,西洞庭湖地区还严格实施了禁止投肥养鱼、规范珍珠养殖等措施,将区域内所有小Ⅱ型以上水库纳入了“禁投”范围,累计压减珍珠养殖面积20多万亩,农村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四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总数超过300个,在全省领先。
二、西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然突出
西洞庭湖地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区,农业人口众多,农业产业较为发达,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和生猪养殖基地,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该地区为保证粮食产量,农药、化肥施用强度一直居高不下,由此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根据有关统计数据,目前西洞庭湖地区部份田块每亩化肥、农药施用量已分别达到200公斤/年、20公斤/年,大大超出全国平均施用水平,受污染的土地面积已超过耕地面积的1/3。
2.农村饮用水安全令人担忧
西洞庭湖农村饮用水源以水库水和地下水为主。目前,西洞庭湖地区28座大中型水库、88座小I型水库已建取水口,7座大中型水库、14座小I型水库为规划饮用水取水水源。但由于过去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仅有11处,使得大部分具有集中供水功能的水源地无法得到有效保护,部分水源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群众饮水安全无法保障。
3.重点湖库环保压力不断增加
西洞庭湖地区共有5座大型水库和湖泊,总面积约2.45万公顷。这些重点湖库由于岸线长、面积广,周边污染源较多,近年来环境保护压力在持续增加。
4.沅澧水流域重金属污染问题有待解决
西洞庭湖地区涉重金属污染行业虽然较少,污染面较小,但由于存续时间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澧县炼锌污染问题,桃源县、鼎城区金矿采选污染问题等,解决沅、澧水流域重金属污染也是一个难题。
5.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一是水体自净能力下降。西洞庭湖地区由于长年受到泥沙淤积、洼地填淤及滩地围垦的影响,加上三峡工程建成运营后导致自然来水量明显减少,使得水体逐年减少,水位持续偏低,调蓄能力下降,湖泊、河流自净能力受到影响,水环境容量下降。二是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近几年来,洞庭湖最枯水位连年下降,湖泊水面水体缩小,鱼类种群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珍贵水产品和鱼类资源明显下降,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水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三是水土流失加剧。西洞庭湖地区地处红壤丘陵水力侵蚀区,是湖南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四是洪涝、干旱、鼠害、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周期缩短。洪涝灾害发生周期从15年左右缩短到5年左右,干旱连年发生。上述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将对维护西洞庭湖地区粮食主产区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三、对策与建议
积极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进程,努力实现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是西洞庭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抉择,应重点从以下几项工作着手:
1.休养生息,逐步恢复洞庭湖生态系统。要尊重江河湖泊自然演替规律,将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置于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大系统中,通过遏制湖泊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恢复洞庭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湖区及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调整结构,削减洞庭湖水环境污染负荷。湖南、湖北作为我国的中部省份,改革开放有后发优势,在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沿海产业转移和布局本省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发展方面:西洞庭湖区必须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业的过快增长,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违法排污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引导企业用无污染的新型设备和工艺,推动清洁生产、技术升级;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防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反弹,对不符合环保准入要求的项目要严格把关,严防盲目建设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农业发展方面:要大力发展规模化、现代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养殖业发展。服务业发展方面:要合理布局城镇发展,避开生态敏感区,积极推进滨岸带湿地生态修复和滨湖湿地公园建设,科学规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3.适度开发,有效保护洞庭湖自然资源。要从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结合西洞庭湖地区现有资源分布、土地类型、产业区划的特点,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分别布局不同的产业;对于区内自然保护区,要明确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范围,对保护区内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实施退院还湖和居民搬迁,并严格执行保护区政策,核心区禁止生产活动,禁止旅游、捕捞和对生物进行开发利用;要以洞庭湖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确定不同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强度和人口容积率,实现洞庭湖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
4.生态补偿,增强洞庭湖区持续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为维护洞庭湖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西洞庭湖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牺牲和。以汉寿县为例,近几年没有发展一个大的工业项目,湖区渔民的捕捞行为进行了规范,全县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地区,理应得到相应补偿。要在省和国家的层面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对因退垸还湖丧失土地的居民、区内搬迁居民以及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进行应有的生态补偿。
2014年8月23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